24H for Consultation & Appointment
4008-210-277
Chest Pain Hotline
021-6700-7783
语言
24H Hotline:
4008-210-277
Chest Pain Hotline:
021-6700-7783
Mini Shop
Traffic Routes
Panoramic VR guide
看似健康的年轻人为何频繁被心源性猝死找上门?上海德达医院黄连军教授解释其中缘由
2020-04-20

本文转载自《上海大众卫生报》2020年4月14日刊

本文作者:瞿乃婴

受访专家:上海德达医院 黄连军教授

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张静静在湖北武汉与新冠肺炎战斗了57天后,于3月21日回到济南。4月5日7时,按规定结束了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准备回家与亲人团聚的她却突发心脏骤停导致猝死,年轻的生命戛然而止。生命须臾,何其短暂。惋惜的同时也警醒我们,对猝死要常怀敬畏之心。

1679367182526995.png

在普罗大众的印象中,心脏骤停一般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或有心脏基础疾病的人群。但是,32岁的年轻护士张静静、34岁的迪拜王子拉希德、35岁的优质偶像高以翔……这些不争的事实都在告诉我们,心脏骤停导致的猝死并非中老年人的专利。我国因心脏骤停导致的猝死主要发生在35岁~70岁人群中,可以说是不分年龄段。其主要病因见于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先心病、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及严重心律失常等。

1679367205139465.jpeg

猝死在我国的抢救成功率不足1%[1]。对此,我们想要向大众传递‘关口前移、早诊早治’的健康理念。

一、改善生活方式,别亲手“埋雷”

1679367224112677.jpeg

流行病学分析显示,有70%~90%的猝死是心源性猝死,其中的90%是由冠心病引起的[2]。因此,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形成斑块甚至斑块破裂,能大大降低猝死的发生,而这些可以通过对生活方式的干预来改善。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提倡戒烟限酒、充足睡眠、平衡膳食、合理运动。其中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和体重都很重要,而戒烟和睡眠尤为重要。

1679367255810384.jpeg

烟草对人类的危害不仅限于吸烟,二手烟、三手烟同样不容忽视。我国每年因吸烟死亡人数超100万[3]。烟草中的一氧化碳会降低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尼古丁能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肌缺氧,引起冠状动脉梗塞,心脏局部缺血或心绞痛,促使冠状动脉粥样化,引发多种心脏疾病。即使每天只抽1根烟,男性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仍会增加75%、女性更是增加119%[4]。

1679367276187341.jpeg

此外,长期熬夜、睡眠不足所累积的负面效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很大,是猝死的重要确定因素,许多IT人士的猝死就与熬夜有直接关系。年轻人每天应有8小时的睡眠,年长者也应该有7小时的睡眠。晚睡晚起者的死亡风险要比早睡早起的人高出约10%[5]。可见,“早睡早起身体好”这千百年传承下来的老话源于古人的经验与智慧,更是健康生活习惯的最好佐证。

二、做好科学查体,要主动“排雷”

1679367295481956.jpeg

如今的医学诊断和治疗水平都在飞速提高,但我国每年仍有约54.4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6]。黄连军教授提醒:若能做好科学查体,进而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康复措施,大部分猝死是能够避免的。

在临床上,动脉硬化高危人群中,有人20岁开始就可见到,冠心病的发病率也会随之上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在30岁左右做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那么,这样的查体究竟有什么意义?与普通体检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个性化、差异化的查体对患者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排雷”过程,是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手段。

其次、医生会根据病患的年龄、病史、家族史、生活及饮食习惯、既往检查化验报告等,合理制定检查项目。

最后,医生会针对检查结果等做出判断,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名30岁的客人来做查体,需查一下心脏血管是否有畸形,如:先天发育异常;需排除心肌病、先心病、瓣膜病等。而另一名有动脉粥样硬化、吸烟史的65岁男性,就一定要检查是否有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在60岁以上男性中的发生率高达约8%[7],是老年猝死的原因之一。该病没有症状,仅表现为血管扩张,可一旦血管扩张到一定程度就会破裂导致猝死,仅有一小部分人能抢救过来。

此时,查体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早发现、早诊断,腹主动脉瘤早期治疗效果非常好,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如果一名有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做冠脉CT检查有冠状动脉斑块,就要积极予以治疗避免斑块突然破裂,猝死的风险就会降低。

1679367316308356.jpeg

同时,黄连军教授还表示:一个完整的影像资料对日后疾病的诊断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若以30岁时查体心脏血管得到的数据作为基准参考值,在40岁查体时数据出现了变化,通过前后对比找出变化的原因,如是疾病前兆,则及时进行干预。

在导致猝死的原因中,还存在一些先天性疾病,如心血管畸形、心脏畸形等。不过,由于没有接受专业查体,平日里也没有症状和不适,很多人往往在发病后才知晓。

因此,上海德达医院黄连军教授也提醒广大朋友:做好科学的查体能发现自身潜在的猝死风险。

参考文献

[1] Incidence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China: Analysis of 4 Regional Populations, J Am Coll Cardiol 2009, 54(12): 1110.

[2] Incidence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China: Analysis of 4 Regional Populations, J Am Coll Cardiol 2009, 54(12): 1110.

[3] 《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

[4] Low cigarette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meta-analysis of 141 cohort studies in 55 study reports[J]. BMJ, 2018, 360: j5855.

[5] Associations between chronotyp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the UK Biobank cohort. Chronobiol Int, 2018, 35: 1045-1053.

[6] Incidence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China: Analysis of 4 Regional Populations, J Am Coll Cardiol 2009, 54(12): 1110.

[7] Advancements in identifying biomechanical determinants for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rupture, J Vascular 2015, 23(1): 6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