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大多数老百姓的观念中,被诊断为癌症即是被提前宣判了“死刑”,“谈癌色变”更是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于癌症的恐惧之心。
然而,同样是癌症,由于发现时机的差别,结局和预后却可能大不同。
如果把癌比喻成一个怪兽,那么癌在人体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这个“怪兽”从小到逐渐成长为一个毁天灭地大怪兽的过程,早期癌症则可以形容为刚出生的“小婴儿”。
一、什么样的情况可以称作早期结直肠癌呢?
从医学专业角度上讲,早期结直肠癌是指原发灶肿瘤限于肠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者,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
二、为什么“怪兽”出生在我的身体里,但我却没有什么感觉呢?
其实这个问题也恰恰说明了癌症的可怕之处。
以结直肠癌为例,由于大肠管腔较为宽阔,当癌肿还处于早期,如果没有严重的破溃流血、没有侵犯入肠壁深层导致疼痛、没有突破肠腔内导致狭窄梗阻的话,一般并无特殊症状。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近年来统计了10603例患者的肠镜资料,共确诊313例结直肠癌,仅有58%(181/313)的患者有肿瘤相关的症状。
也就是说,超过40%的人没有特别症状,甚至都没什么不舒服,等到出现症状后再检查很有可能已经到了癌症的中晚期,为后续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也让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三、制服“怪兽”,要越早越好
说到这里,大家也应该都明白了,制服“怪兽”,要越早越好,是在“怪兽”刚出生,还没有充分成长前干掉他。
对于出生在肠道的“怪兽”而言,目前能够用到的侦查手段有很多,包括结肠镜、粪便隐血试验、粪便DNA检测、CT虚拟结肠镜等。
但其中能够发现并制服它武器装备就是电子结肠镜,可别小看这一条不起眼的镜子,内镜医生全靠它来侦查早期结直肠癌,其不仅可直接观察病变形态、位置,还可以取活检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的性质,如果发现有癌变倾向的息肉和早期癌症,可在内镜下进行切除治疗。
美国癌症学会建议45岁以上人群要每5~10 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上海德达医院罗列出了相关的高危人群:
(1)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2)出现结直肠癌的报警信号者
(3)大便隐血阳性及直肠指诊发现异常者
上海德达医院温馨提醒:相关高危人群应尽早行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肠癌和癌前病变,并将“怪兽”扼杀于摇篮之中,提高对结直肠癌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赫捷,陈万青. 结直肠肛门(C11-C21)[M]//赫捷,陈万青,国家癌症中心. 2016 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115-121.
[2] Croswell JM,Harris RP,Kramer BS. Cancer Screening. //Thun M,Linet MS,Cerhan JR,Haiman CA,& Schottenfeld D. (Eds.) Schottenfeld and Fraumeni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Forth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8: 1255-1270.
[3]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遗传学组。遗传性结直肠癌临床诊治和家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肿瘤杂志,2018,40(1):64-77.
[4]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等。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2019,上海)[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9,36(10):709-719.
[5] Bai Y,Xu C,Zou DW,et al. Diagnostic accuracy of features predicting lower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cy: a colonoscopy database review of 10,603 Chinese patients[J]. Colorectal Dis,2011,13:658-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