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摘要
今年40多岁的杨乐(化名),与偏头痛纠缠了20余年。早年间,头痛还在可忍受范围,发作也有规律,多在经期来临前或是熬夜后出现。可随着时间推移,情况愈发严重。近1年来,头痛发作频率越来越高,哪怕只是轻微运动,都可能引发头晕头痛,稍稍劳累,疼痛感还会进一步加重,严重影响到了她的正常生活。
痛感描述
这种头痛剧烈程度远超止痛药的控制范围。发作时,起初只是隐隐作痛,杨乐心里便会泛起“不好了,头痛又要发作了”的预感。随后,疼痛感逐渐加剧,太阳穴传来强烈胀痛感,疼痛甚至蔓延到眼眶,让她连看手机、电脑的精力都没有,更无法忍受光亮照射,只能躲进暗黑房间躺下。即便如此,躺下后依旧会感到眩晕,偶尔剧烈疼痛还会伴随着呕吐症状。
寻医探究
饱受折磨的杨乐前往医院就诊,经过详细检查,最终被确诊为中央型房间隔缺损(卵圆孔型)。卵圆孔未闭本身并非一种病,而是心脏的一种异常结构,发生率为20%-34%[1],大约每四人中就有一个存在该情况。
杨乐的卵圆孔在静息状态下不明显,普通超声较难探知,需要发泡试验激发或者造影检查才能发现明显分流,这也使得该病症容易在一般体检中被漏检。
医学影像检查
医生为杨乐做超声发泡试验,静息状态下卵圆孔分流不明显,激发试验后发现大量微泡(≥30个/帧)经卵圆孔由右向左分流(如图1);
经食道超声造影检查也发现有明显造影剂分流,如图2显示造影剂经卵圆孔分流至左心房。
较为特殊的是,杨乐的脑部核磁出现了正常同龄人不常出现的腔隙性缺血灶(图3),医生推测这可能与卵圆孔未闭有关。
图1:术前超声微泡试验显示有微泡经卵圆孔分流至对侧
随后,黄连军团队为杨乐在全麻下施行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穿刺右股静脉,建立输送通路,经鞘管送入美国进口2s5/18mm PFO 封堵器,精确定位后打开封堵器。复查经胸超声、胸片等显示房间隔封堵器位置及形态良好,手术十分顺利。整个手术及住院过程创伤小、恢复快,从入院检查、手术到出院仅用了3天时间。
术前无封堵状态DR
术后封堵器在位 DR
导丝导管寻找卵圆孔所在地
成功植入封堵器
出院后,杨乐脸上难掩笑意,谈及过往被偏头痛支配的日子,满是感慨:“那时真是太难了,睡太久不行,睡太少也不行;天气热得难受会引发头痛,在空调房待久了也照样犯;环境太昏暗不行,灯光太亮也不行;房间没开窗通风不行,吹风多了也不行……”如今,折磨自己许久的偏头痛问题得到解决,她也能摆脱这些“条条框框”,恢复正常生活了。
往期阅读:
医学影像与介入治疗科科室介绍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医学影像与介入治疗科由国内著名的心血管影像与介入专家黄连军教授担任学科带头人,其拥有多项心血管疾病诊断及介入治疗方面的重大科技成果,黄教授带领团队为患者提供及时的诊疗服务。医院可进行全身各系统影像学检查及诊断,尤其擅长心脏大血管、肿瘤等复杂性疾病诊断。科室配备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3.0T 磁共振(MRI)、超声成像设备、数字X线摄影系统(DR)及移动DR、骨密度仪等高精仪器,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诊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