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这个重约300克的器官,每天跳动约10万次。
九年,3285个日夜,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以“心绽放 • 心久远”为信念,走过了属于自己的九年“心”路。
技术为“心”筑防线
——让生命在精准中绽放
凌晨的急诊室,监护仪的滴答声与医护人员的脚步声交织。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被紧急送医,从踏进医院到手术开始,用时约90分钟,最快用时5分钟,这是德达为生命争夺宝贵的时间。
在德达,这样的紧急时刻屡见不鲜,开展的手术也多为高难度、高技术含量的复杂病例。
◆ 心脏大血管外科孙立忠院长带领的团队成功为终末期心衰患者完成了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手术。
◆ 葛均波院士领衔的心内科专家团队成功运用RDN技术创新治疗难治性高血压。
◆ 黄连军教授带领的影像与介入团队采用微创技术为患者开启了”心”希望之门。
作为全国首家外商独资心血管专科医院,我们矢志求索,成功通过国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GCP)备案,在医疗创新领域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
从传统开胸到微创介入,从儿童先心病到老年瓣膜病,德达的“心脏团队”打造“心脉通途”心血管疾病一站式诊疗服务,用技术和仁心为生命托底,让濒临停摆的心脏重新绽放活力。
公益为“心”铺长路
——让健康在坚守中久远
“医生,我的孩子有救吗?”九年里,这样沉重的问题在德达的诊室里被问过无数次。而答案始终坚定:“我们会拼尽全力。”在孙立忠院长的带领下,截至2024年12月,德达累计为1700多位贫困患者重启生命,其中包括1300多位先心病患儿和300多位马凡氏综合征患者。慈善筛查足迹遍布新疆、西藏、青海、贵州和云南等偏远地区。
“家庭零负担、孩子心希望”。德达参与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慈善公益项目致力于让困难家庭的患儿实现几乎“零支付”治疗——慈善公益项目不仅覆盖医疗费用,还承担了患儿与一位家长的交通费用。新疆女孩阿依库提(化名)就是其中一位,跨越4600公里的补心路,勇敢迎接了新的生命。
今年的全国马凡病友会上,心血管、胸科、眼科、遗传学等多领域专家为患者答疑解惑,免费的筛查和慈善救助,为马凡患者救治增添了力量。同时,德达对马凡患者推出“医保平价费用政策”,通过“医保覆盖+公益补助”双轨机制,为贫困患者提供诊疗费用减负。
除了直接救助,德达还通过培养基层医生、开展健康宣教,将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种子播撒到更广阔的土地,让健康的希望长久延续。
除了直接救助,德达还通过培养基层医生、开展健康宣教,将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种子播撒到更广阔的土地,让健康的希望长久延续。
团队为“心”守灯火
——让信任在时光中沉淀
在德达的病房和花园里,经常能看到医护人员陪着患者散步聊天的场景,“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渗透在每个温情相伴的时刻:三甲主任级专家为周边社区居民开展大型公益义诊,胸痛中心的绿色通道24小时为生命亮灯,心脏大血管手术后护理团队日夜守护的精细护理,康复师耐心指导的呼吸训练……从手术台到康复路,德达致力于构建“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的全周期服务体系和迅速响应机制,这是整个团队时刻待命的坚守,更是多学科默契配合的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