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咨询及预约热线
4008-210-277
胸痛热线
021-6700-7783
Language
24小时热线
4008-210-277
胸痛热线:
021-6700-7783
德达微商城
交通路线
VR全景
心脏支架术后康复课堂 | 心脏支架术后动还是不动?
2021-12-15

我家亲戚得冠心病,最近又胸痛送医院了,两年前才装过一个支架,这次又装了一个才把命救回来。

医生,我家人心脏支架手术后都休息了这么久了,也有按时吃药,怎么稍微活动还是喘的这么厉害呀?

医生,我得了冠心病,装了支架,是不是从此再也不能做体力劳动了?

上面的对话我们常听到。有患者和家属常常在心脏支架术后变得害怕活动的,认为术后静养才是王道,心脏的血管通畅了,心脏的功能却没有恢复,出门活动都变成一种负担。

另一种情况的患者觉得放好了支架,命救过来了,曾经因为冠心病引发的胸痛症状没有了,就觉得高枕无忧,可以继续回到从前肆无忌惮的生活习惯,最后再一次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无论哪种情况,我们都不希望看见,也完全可以避免,通过科学的治疗和干预,患者甚至可以拥有比以前更健康的体魄。如何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患者术后如何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首先要面对一个问题,就是:支架术后,动还是不动?

1. 动?还是不动?

我们常说的支架手术其实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一种,手术帮助把堵塞的心脏冠状动脉打开空间,就像水管堵了需要通开一样。但事实上,冠心病背后是一个长年累月的过程,且由多种因素造成,包括三高、肥胖、家族遗传和不良生活习惯等等。

另外,心脏功能负责泵血供应全身血液和氧气,常年的冠心病所造成的心脏功能下降,会引发的症状,包括疲乏无力、头昏、活动后胸闷气短等,就没办法简单通过支架植入来改变。因此,在PCI术后,患者需要配合医生进行包括药物、运动、饮食、心理等一系列的管理,去治疗和改变这一切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否则通畅的血管还会再堵、心血管疾病风险仍旧高。

经过了数十年循证医学的研究,心梗后科学的运动治疗被证实是提高心功能、控制疾病危险因素和降低再次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有效手段。国内外的医学指南建议将运动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融入整体的冠心病治疗中。而且,任何人都不得不面对的衣食住行和社会工作活动,都需要我们心脏足够的强大,去满足身体血液和氧气供应。心脏支架术后患者的心脏功能本身就弱,要应对这一切身体活动,就更需要在术后有针对性的运动,让自己安全、健康、有活力地回归生活和工作。

2.动有哪些好处?

我们从以下几个科学的角度来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

1.死亡率显著降低

根据现有大量研究证实,支架术后参与心脏运动康复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在十年的全因死亡率(任何原因导致的)降低30-40%左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年内猝死风险降低45%。

2.未来心血管恶性事件再发生率大幅降低

图片来源:网络

心血管系统如同一栋房子,房子里有房间的结构、有水管、有电力,几个不同的系统组成一个复杂的生理物理系统,它们彼此关联彼此影响。这才导致在冠心病术后,如果未经科学的治疗管理,心血管疾病再发生的概率升高。从人体整体的角度出发,合理的运动治疗被证实可以很大程度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再发生。

3.心脏功能大幅提升

图片来源:网络

冠心病术后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心功能下降。国际上有各种关于心功能的分级,轻度心功能下降可能意味着患者在轻微身体活动后出现气喘或疲劳,但随着心功能的继续下降,可发展为心力衰竭甚至心脏结构上的改变。科学的运动帮助心肌和全身肌肉力量提高,不仅提升心脏泵血能力,还很好提高全身运用氧气的能力。因此,在提高心脏功能方面,基于主动运动的心脏康复被证实起到核心作用。

4.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图片来源:网络

内皮细胞在血管内壁,对维持血管张力、调节血压和凝血与抗凝功能起重要作用。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血管管腔内才会进一步有硬化和阻塞。就像一根水管,由于水管内表皮破损,流动的杂质和污垢才会在此处堆积。和光滑的水管是不会出现杂质堆积一样,光滑有弹性的血管内皮也不会堵塞。但这是可逆的,除了药物的治疗,运动能很好地帮助血管内皮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血管本身的功能。

5.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

图片来源:网络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抽烟和久坐等都被列为心血管可控危险因素。一个患者危险因素越多,心血管疾病再发生的几率就越高。因此,心脏支架术后危险因素的管理成为重中之重,而运动作为其中一环,在帮助患者控制危险因素上起重要作用。

6.降低心理焦虑

图片来源:网络

心理问题常常被忽视,然而长期抑郁情绪却是导致心脏病的杀手之一,也是在患有心脏病后阻碍患者恢复、诱发心血管疾病再次发生、以及术后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危险因素。运动能帮助释放让人感觉愉悦的荷尔蒙内啡肽,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改善冠心病术后的症状,从而缓解心理上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还能帮助患者尽快回归生活和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又提高了患者本身的自信心。

7.提高生活质量

图片来源:网络

当以上的问题都得到了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得到大幅提升,曾经看着小孙女求陪玩求抱抱而满心忧虑,现在在强健的心脏和身体支持下尽情的享受与孙儿们的时间;曾经望尘莫及的旅行路线,现在靠着这颗再次强健的心脏可以和家人朋友重新体验人生。

作为医疗工作者的我们,多么希望患者不仅是疾病本身被治愈,还能回归生活享受生活,不仅是活着,还能活得更好。冠心病支架术后,医生通过临床上各方面评估,以提高心脏功能为主要目标,个性化指导患者科学的运动,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祝愿每一个冠心病患者都能动起来,用全新的生活方式开启不一样的生活。

上海德达医院心脏康复中心

上海德达医院在2020年成立了心脏康复中心,是以心血管内科为主导,通过组建多学科团队协同心脏大血管外科、康复、ICU、护理、营养、心理咨询等推行协同诊疗模式,具有较完备的门诊和病房心脏康复设施、流程和人员,实施个体化和规范化的运动治疗和慢病管理,实现心血管疾病的闭环模式,以极大程度降低心脏病患者再住院率和死亡率,提高心脏病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

李延林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心内科执行主任

李延林医生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师从我国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葛均波院士,获心血管内科学博士学位。曾在上海华山医院心内科工作,担任心内科导管手术主刀医师。现任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疾病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心内科分会委员。擅长冠心病介入诊断与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及随访调试、高血压病的预防和药物治疗,心内科急重诊的抢救、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和康复。

龚凌乐

心内科心脏康复物理治疗师

运动和慢性病理学硕士

龚凌乐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擅长心脏病、糖尿病和三高人群等慢性病的运动康复,尤其在高血压、心梗后、心脏瓣膜病以及伴随骨科合并症的康复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在肌骨方面,擅长于运动损伤后康复和颈肩腰腿等慢性肌骨疼痛的康复治疗。

她有超过十年的运动治疗经验,曾与多名国际知名治疗专家学习并合作。在治疗方面,擅长于运动筋膜手法和运动治疗的结合,以身体为一个整体的角度制定治疗方案,以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动作呼吸模式,早期回归工作和生活。在硕士学习期间,也曾参与美国军方(海军陆战队)/美国著名橄榄球队匹兹堡钢人队高水平运动员的疲劳和运动作战表现等运动生理实验,以及针对特定人群的早期健康干预项目。

本文供稿人:龚凌乐

本文审稿人:李延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 & 心血管系统疾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稳定性冠心病基层诊疗指南(2020年).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3), 9.

2.Goel, K., Lennon, R. J., Tilbury, R. T., Squires, R. W., & Thomas, R. J. (2011). Impact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on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the community. Circulation, 123(21), 2344–2352.

*独家稿件,版权归上海德达医院有限公司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