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平安进入手术室的过程一波三折。
今年春节刚过,他就没办法忽视腰背部的巨大疼痛了。不是疼得受不了,这个30多岁的山东汉子不会在凌晨打120去医院急诊。
但被120送进了市立医院的他仍然按照腰椎问题针灸治疗了一上午,疼痛丝毫没有缓解。
姑姑看着他疼得直冒冷汗的时候觉得不是腰椎问题,硬按着他做了个CT,结果让全家人都难以接受--他患的是主动脉夹层,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
人身体里的主动脉有三层,分别是内膜、中膜和外膜。当动脉壁内膜出现破口,血液通过破口进入动脉壁,就会形成血肿,血肿剥离内膜和中膜,多出一个夹层,就会形成主动脉夹层。
这个病症的凶险之处就在于,它起病很急,血管随时有可能破裂,器言也可能发生缺血。大出血和器官供血中断,可能会随时带走病人的生命。
当时的赵平安对此全无概念,虽然紧急转院到了省立医院,但仍然对医生的诊疗心存抗拒,甚至还对医生发脾气:「好好的要给我开刀,我要告你们过度医疗!」
这是一般人都会有的普遍反映。在突发的重大疾病面前,患者和家属第一阶段的情感反应通常不是震惊和伤心,而是质疑。
「不可能,我咋会得这么严重的病?」
「听都没听说过的病,怎么就偏是我得了?」
「是不是报告拿错了?是不是医生看错了?是不是误诊了?」
这是医生在门诊经常听到的提问。但主动脉夹层没给赵平安留时间决策了,当天下午4点他转到省立医院,夜里12点医生们已经做好了手术准备,也给他拍了增强CT。赵平安拒绝手术,家人只好拿出市立医院的CT报告,反复劝说。
凌晨1点,赵平安终于接受必须手术的事实,但省立医院的医生却通知他立刻出院——增强CT的报告出来了,他在主动脉夹层的同时还有腹主动脉瘤,医生明确告知:
动脉瘤太大了,省立医院没有救治的可能,医嘱上写着,患者需要卧床,以减少动脉瘤的破裂风险。
此刻的赵平安,要么转院去北京著名的心血管医院,要么出院回家等着。
已经是深夜,赵平安的家人感到心力交瘁。但他们不肯放弃救治机会。2月1日下午4点钟,他们一致决定,去北京。
他们拨打了去北京医院的120,于2月1日晚上十点半抵达了北京。医院医生接诊后也感到了病情的棘手,他们的诊断让一家人的心放下又悬起来一一手术能做,但要备血,且只有主任级别的医生来做才有把握。
当时还在春节假期。主任级别的医生要2月6日才能上班。等到2月5日下午,医生的谈话让赵平安的母亲王静一下子陷入绝望。「他跟我说,出院回家吧!动脉瘤实在太大了,手术风险也太大了。」他劝她放弃,「免得人财两空」。
可是,一想到赵平安说的“我要活着”,王静就不顾一切地要给儿子治疗。2月6日早晨王静还是哀求医生,就算只有一线救治的希望,就算需要卖房子,也一定要救儿子的命:「没了儿子,我们要房子干什么?」
看到他们母子这么坚定,会诊的医生才说,可能有一个人能救你儿子,就是孙氏手术的创立者孙立忠教授,他现在在上海德达医院。孙氏手术是针对主动脉夹层的复杂病情创立的手术,他的团队也许能够胜任。
「如果不甘心回家等着,就去上海德达医院碰碰运气吧。那里有全国心外大咖级的专业医生。」王静没法想象一个身患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的患者从北京到上海有多大的风险。此时也有朋友劝阻她,「我在上海十几年了,没听说德达医院这么厉害,你别被骗了!」
「哪怕是被骗,我也要去。」王静对私立医院的印象还停留在多年前“私营企业”的印象,只是没有了别的选择才抱着冒险一试的心联系了德达医院。
赵平安由德达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林毅接诊。看过片子之后,林毅微信上回复了王静,「快破了,尽快来吧。」他建议赵平安乘高铁转院,路上控制好心率和血压。
「看到尽快来吧这几个字,看到的是希望。」王静说,怀着最后一丝希望,赵平安和家人2月7日下午6:30抵达上海德达医院。医院早已做好了一切准备,急诊科护士直接把赵平安推进急诊,做完增强CT后就推入重症监护室,观察赵平安情况的同时等待CT结果。
2月8日早晨8点,手术准时开始。经历了11小时33分钟后,家人看到手术室外的显示屏上显示赵平安手术结束,显示屏上显示还有其他手术中。
晚上九点,王静收到了林毅主任的微信回复:手术顺利。第二天上午王静来重症监护室希望看到孩子,又是收到了林毅主任的第二条微信“恢复顺利”,仍然只有4个字,却让她觉得“全都是希望”。
通过病历上让人似懂非懂的只言片语,王静可以一窥这11个多小时发生了什么。赵平安的情况比看起来还要凶险:「降主动脉起始处瘤径约11.7cm,瘤体迂曲。降主动脉腔内全程内膜撕裂严重,腹主动脉全程腔内可见撕裂的多层内膜片,将管腔分隔成3-4个腔,真、假腔相互移行,结构错综复杂。」手术进行中的每一分钟,赵平安都在经历着生死考验。
手术前的一周,赵平安和母亲仿佛度过了一生那么漫长。在省立医院和北京的医院,都有人劝过他们要放弃,可他们不想放弃。来到德达之后,一个个细节让他们的心越来越踏实:看到病友们都顺利手术、顺利恢复,他们也有了信心。甚至一尘不染的病房和护士温暖的微笑,都能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励。
赵平安出院后,赵平安和父母都对德达医院万分感激。看到医院门口有“孙立忠心血管健康公益基金”的牌匾,一家人为了表达对德达医院孙立忠团队的感激,决定把保险赔付的钱款全部捐赠给孙立忠院长创立的慈善基金会,助力孙立忠院长的公益事业。
「我们没有孙院长这么高的技术,但也应该有这份心。」王静觉得,面临过生死的选择,能够体会到患者和家属患难时的无助。她希望自己贡献的这份力量,能够助力孙立忠院长让更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得到救治。
(文中赵平安和王静均为化名)
心脏大血管外科科室介绍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由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孙立忠教授、刘建实教授担任学科带头人,学科团队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脏中心密切合作,集国际先进的医疗理念,引领行业发展新标准,拥有心血管疾病救治的“快速反应部队”,让急性心血管患者在来院后平均一个半小时内即可得到手术治疗的机会。德达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致力于为患者提供至臻、至善的医疗保障,为寻医无门的患者开启“心”的希望,挽救"心”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