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6日是第13个“中国房颤日”。心房颤动是一种心血管流行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显著提高,70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病率高达10%。值得注意的是,房颤正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一、什么是房颤?
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全名心房纤维性颤动,是一种常见的持续性快递心律失常疾病°。心房失去了有效的收缩功能,心跳快速而无序,频率可达300-600次/分。
二、有哪些症状?
常见症状:
心悸、头晕、胸闷、晕厥、乏力、黑朦、多尿
例如:可能类似“到家突然发现钱包掉了”的心慌感
隐匿性特点:
有些房颤可能无明显症状,但会无声息的危害您的健康,是个“隐形杀手”
三、有什么危害?
血栓与中风
核心隐患在于容易形成血栓,正常心脏跳动时,心房和心室按规律收缩,而房颤时心房“乱跳”,血液易在心房淤积,形成血栓,导致中风的风险增加近5倍;
心力衰竭
心房泵血功能丧失,心室收缩不规则,长期可导致心脏扩大、心衰,心脏衰竭的风险增加3倍;
相关并发症
房颤相关的卒中更是致死率、致残率、复发率都很高。
早发现早治疗
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否则房颤可能从阵发性发展为持续性甚至永久性,轻则导致胸闷不适、心悸;重则导致偏瘫致残、诱发心衰、猝死等重症疾病,危及生命。
四、治疗方式有哪些?
目前,房颤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消融治疗。
药物治疗
能部分控制症状和预防并发症,但需要长期服药,且可能伴随副作用;
导管消融
导管消融包括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和脉冲消融,通过微创介入方法对房颤进行早期干预。
注:对于卒中及其他相关栓塞风险高的永久性房颤病人,房颤消融及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治疗更加广泛地用于病人救治。
研究显示,90%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心房血栓来源于左心耳,左心耳封堵术主要适用于高卒中风险、抗凝治疗禁忌、出血风险高或不愿意长期服用抗凝药的房颤患者,是房颤微创介入治疗的有益补充。
五、如何发现房颤?
定期体检,心电图(ECG)是诊断房颤相对简单有效的手段。
下面是房颤患者心电图与正常人心电图
(房颤患者心电图)
(正常人心电图)
戳下方动画视频,让我们了解并关注房颤,守护每一次心跳的规律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