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咨询及预约热线
4008-210-277
胸痛热线
021-6700-7783
Language
24小时热线
4008-210-277
胸痛热线:
021-6700-7783
德达微商城
交通路线
VR全景
25岁“世纪婴儿”因心源性猝死离世,这些预防知识你不可不知
2025-03-28

心源性猝死科普

3月24日,2000年0点0分出生的“世纪婴儿”千千不幸离世,年仅25岁,而夺走她生命的正是心源性猝死。这一悲剧再次为我们敲响了健康的警钟,让我们不得不深入了解心源性猝死这一可怕的“隐形杀手”。

1、什么是心源性猝死?


1743492219858414.png


心源性猝死,从医学角度定义,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的、不可预期的、通常在症状突发的一个小时之内的死亡。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猝死的报道日益增多,从外卖小哥到普通职工,再到精英阶层,心源性猝死已经成为国民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严重健康威胁。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54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死亡率仅次于癌症。[1]

2、心源性猝死为何如此危险?


1743492303118411.png


心脏,作为驱动血液向全身输送营养的核心器官,是整个身体的健康基石。心源性猝死一旦发生,留给医护人员抢救的时间极其有限,最佳抢救时间仅有4 - 6分钟。如果超过8分钟,救护的成功率只有5%,超过16分钟基本很难救活。[2]而且,心源性猝死具有早期预警难的特性。许多案例中的患者平时身体看上去很健康,却在过度劳累、强烈精神刺激、饱餐、酗酒、过度吸烟等条件的刺激下,突然发生不可预料的猝死。

3、面对心源性猝死,并非束手无策

虽然心源性猝死危险重重,但我们并非毫无办法。做好早期的干预和筛查,是有效降低心源性猝死概率的关键。心源性猝死成因多样而复杂,多数与心血管疾病、过度劳累、精神刺激等因素相关。通过筛查发现危险因素并及时干预,可以从源头上预防猝死的发生。

通常,明确诊断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包括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如高危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以及多种离子通道疾病等;后天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瓣膜病、心力衰竭等。此外,40岁以上的人群,如果合并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同样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


1743492419146377.png


这些高危人群应高度重视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建议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评估是否需要接受“冠状动脉CT”检查,并结合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综合评估心源性猝死风险层级。明确诊断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建议定期复查,并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冠状动脉CTA结合心脏彩超、心电图,能够综合评估心脏结构、功能、冠状动脉起源、走行及是否存在斑块、斑块性质等。CT在评估冠脉斑块性质方面有独特优势,可以精准识别“易损斑块”,为高危人群提供预警和指导干预方案,以及进行治疗后的随访。

生命只有一次,面对心源性猝死这一严峻的健康威胁,我们每个人都应提高警惕,关注自身健康,做好预防措施,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生命防线。

参考文献:

1. 我国每年有54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死亡率仅次于癌症”数据来源: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2.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20). Highlights of the 2020 AHA Guidelines Update for CPR and ECC. Circulation.

● 医学影像与介入治疗科科室介绍


1743492533198893.png


上海德达医院医学影像与介入治疗科由国内著名的心血管影像与介入专家黄连军教授担任学科带头人,其拥有多项心血管疾病诊断及介入治疗方面的重大科技成果,黄教授带领团队为患者提供及时的诊疗服务。医院可进行全身各系统影像学检查及诊断,尤其擅长心脏大血管、肿瘤等复杂性疾病诊断。科室配备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3.0T 磁共振(MRI)、超声成像设备、数字X线摄影系统(DR)及移动DR、骨密度仪等高精仪器,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诊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