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肺结节?肺结节是不是肺癌?查出肺结节怎么办......不少人在体检中筛查出肺部有结节后便陷入了“忧癌恐癌”之中,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都造成了一定的困扰。那么,关于肺结节,我们来听一听德达医院胸外科专家们是怎么说的。
一、什么是肺结节?它是良性还是恶性?肺结节=肺癌吗?
肺结节通常是指直径不超过3厘米的肺内类圆形病灶,结节病灶直径小于1厘米时就叫小结节,小于0.5厘米时,可称为微小或细小结节。以往体检只做胸部X光检查,在1000个拍X光片的人中,可能发现4-6个肺结节病人,一般结节比较大。而低剂量螺旋CT应用于体检后,检出率显著提高,可以从同样这些人中发现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有肺结节。
一般情况下,肺结节性质上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恶性。它产生的原因很多,大多数结节是良性的病变,如错构瘤、感染,但也有小部分的结节是肺癌或转移癌。肺结节是不是肺癌,要从结节大小、密度、边缘情况及周围血管关系等多方面去综合判断。因为其他三方面都太专业了,说起来比较晦涩难懂,单从大小来说,根据专业肺癌筛查文献[1]数据指出:
1、肺结节>2.0厘米,恶性概率可能性为64%~80%;
2、肺结节1.1~2.0 厘米,恶性概率可能性为33%~64%
3、肺结节0.5~1.0 厘米,恶性概率可能性为6%~28%;
4、肺结节<0.5厘米,恶性概率可能性为0~1%。
当然,以上结论基于统计数据,个人的准确诊断必须寻求医生。
二、哪类人群应该筛查肺结节?
肺结节基本没有自觉症状,主要通过体检筛查发现。我国医疗专家们强烈推荐肺癌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低剂量CT筛查,以早期诊断肺癌。那么哪类人群属于肺癌高危人群呢?很多人认为只有吸烟的男性才是高危人群。其实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在我国,吸烟与不吸烟、男性与女性之间肺癌发病率相差较小,甚至不吸烟者的女性肺癌发病率也很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包括:公共场所 的“二手烟”、“三手烟”,雾霾和空气污染,还有中国女性在厨房受到的油烟危害。针对上述情况,专家们对于我国肺癌高危人群也有了定义: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1、吸烟≥20包年(每日吸烟支数乘以烟龄=吸烟包年),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戒烟时间<15年;
2、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3、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4、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三、做什么检查或化验去查肺结节?
现在不少医院或体检中心仍然用X光胸片筛查肺结节,这是造成肺结节、特别是早期肺癌漏诊的主要原因。用X光胸片筛查磨玻璃样肺结节的肺癌会全部漏诊,如果是软组织结节(实性结节)的小肺癌,也有相当一部分会被漏诊。因此,有必要建议高危人群用低剂量CT检查。因为低剂量CT发现早期肺癌的敏感度是普通胸片的4-10倍,能发现85%的早期肺癌,这时候手术,术后治愈率很高的。
有些人会担心CT检查的放射性损伤,其实完全不需要太过担忧,低剂量CT放射辐射量可低于1mSv,也就相当于100天周围环境的自然辐射量,比做一次七八个小时的长途飞机接受的辐射量还要小,这对人体的损伤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四、查出肺结节后怎么办?
当你看到CT报告上“肺结节”三个字后是不是开始紧张了?是不是看不懂“实质性结节”、“磨玻璃病变结节”和“混合型磨玻璃结节”这些名词?是不是搞不懂“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征”、“支气管征”?告诉你,不仅是你,好些不是从事肺部疾病诊治工作的医生也弄不明白上述的“高大上”的专业术语。那怎么办?不必紧张,很简单,拿着CT片子去找专业的呼吸科、胸外科、CT诊断科专门从事肺癌诊治的医师进行评估,然后视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诊疗或随访措施。
对于绝大多数的肺部结节,只要随访就可以,关于随访的原则,《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2]中指出:
1、5毫米以下的结节,不需要太过杞人忧天,可至基层医院就诊定期管理;
2、5-10毫米的结节,建议去有经验的大医院就诊
3、大于10毫米的结节,需要重视,可以至胸外科就诊确认手术必要性。
对于微、小肺部结节,我们可以定期复查,如果有增大或者是其他改变,及时切除,也是来得及的。
看完上海德达医院胸外科专家们关于肺结节的科普,相信大家已经解开了大家的不少纠结和担忧。如果您有任何困惑,可以随时预约前来德达医院胸外科就诊,获得一对一的诊断和指导。
上海德达医院胸外科介绍
上海德达医疗胸外科是以赵珩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携同胸外科门诊、胸外科病房、影像科、麻醉科、重症监护室、康复科,为患者提供可靠的连续性医疗保障。充分利用医院内先进的设施设备,凭借着医生的高超手术技艺,对各种胸壁、胸膜、肺、气管、食管、纵隔等胸外科疾病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与治疗。
德达医院专家介绍
赵珩
医学博士
上海德达医院胸外科及肿瘤中心主任
擅长领域:气管复杂疾病的诊断治疗,胸壁缺损的手术重建,胸腔镜在食管良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根治性手术治疗。目前主攻课题为气管替代品的研究,肺癌的外科治疗及基础研究,胸腔镜及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治疗胸部疾病,终末期肺病的肺移植。他曾承担国家级研究课题3项,上海市科研课题4项,发表核心及SCI论文92篇,主编专著7本。
李庆志
医学硕士
上海德达医院重症监护室主诊医师
擅长领域:李庆志医生2000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同年进入心胸外科工作至今,擅长心胸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在微创心胸外科手术及围手术期重症监护领域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及专业特长。
*独家稿件,版权归上海德达医院有限公司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参考文献
[1]Wahidi MM, Govert JA, Gudar RK, et al. Evid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nodules: when is it lung cancer? ACCP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2nd edition) [J]. Chest, 2007, 132 (3 suppl): S94-107
[2]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